由於2011年農曆春節時間較早,扣除新年假期,寒假只有一個星期,補習班幾乎無法排課,最多只能辦個幾天的活動。

或許這樣的消息對很多家長是個惡耗,不知該幫孩子做什麼安排;我這幾天卻聽到不少孩子大喊"太棒了!"

今天在FB上和幾位朋友聊到學習環境與才藝班的問題,有人提到"把教育丟給學校,孩子就輸了!"現在學習的環境多元化,有些父母親將孩子送到一個月需要2-3萬的頂級幼稚園,或者是各式各樣的補習班,讓孩子享受最好的學習環境。事實上,父母才是小孩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學習對象,這樣砸重金培育的孩子,真的會比較效果嗎?孩子真正想要的學習環境和方式又是什麼呢?(話題連結:http://www.facebook.com/pages/dang-wo-men-wan-zai-yi-qi/167605599936628#!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111076598960901&id=214856377455¬if_t=like),

 每年暑假,我所任教的補習班就會有家長抱著錢來問:"你們有什麼班?我通通報。"因為爸媽太忙,小孩就被安排在暑期班或營對過日子,看起來很凱的爸,孩子站在旁邊卻是面無表情

在補習班會發現孩子在學校不會有的學習態度,因為學校是一定要去的,會有各式各樣豐富的課程。補習班大多是爸媽安排來的,要不就是補充不足,要不就是有目的性,多年來的發現是:如果孩子沒有把心打開,樂義的接受課程,就算把他一整天綁在椅子上,他也不會有收穫。

我家的大頭翰在中班時,曾經有學習適應不良的情況,每天上學前都會賴床,甚至哭著不想去。於是我帶著他"逃學"半年,暫停幼稚園的課程。我個人的猜測,或許是因為三歲後才回到桃園,不但要適應和阿公阿嬤不同的生活模式,還要適應新的學校生活,小小心靈無法承受,所以有些失衡。

所以,在翹課的半年,我們上了一些親子共學的課程,或是利用非假日一起旅行。果然,他的學習態度和在校時明顯不同,或許因為父母的陪伴,會讓孩子心緒平穩,情緒也確實會影響效果。

當然,要這樣陪伴對於大多數的家庭是困難的,因為父母多要上班;即使了解陪伴的重要,也心有餘而力不足,但是如果一天不行,那就一小時;一小時太多,至少十分鐘。孩子其實很能體會父母的辛苦,如果可以,給孩子一個擁抱,說個小故事,甚或只是問一句"今天有什麼開心的事嗎?"孩子都會感受到你的愛。

在同一個話題之下,也有人問到"大家會建議多大讓小孩上幼稚園呢?"正巧有一位網友是幼稚園資深老師,他建議五歲再上大班就好,或者四歲上中班也可,再小就不建議了。這一點我非常贊同,孩子在大班以前學的內容,到小學幾乎都忘了,但是會記得的是心裡的感受,例如他曾經在學校想媽媽,中午睡覺的時候偷偷哭,但是老師每天教的英文,到了小學只剩片段。

我看過課堂中發呆的孩子,望著窗外的孩子,這些孩子有不少是每天放學就待在安親班,等著爸媽七點多再接回家;假日一早又要到才藝班或補習班度過一天。我甚至還有一個就讀貴族學校的學生,從小一開始就住在學校,假日上一堆的課程,看得出他的孤單寂寞,那個得知今年可能不用上寒假班而大叫的孩子,正是他。

推薦FB粉絲專頁:快樂親子丼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homekids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南崁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